编辑:NEWS1
杞县公安局弘扬“三牛精神”优秀民警事迹展播之五 “拓荒牛”潘迥祯:心系百姓保安宁
2021-04-05 10:48:11 来源:杞县公安局
潘迥祯,男,汉族,36岁,中共党员,一级警司警衔,2009年10月参加公安工作,现任杞县公安局大数据中心民警。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,多次受到上级公安机关表彰奖励。
当过兵的人就是不一样,潘迥祯往眼前一站,干练挺拔,军人的气质依旧。回忆起当年在消防部队当兵的情景,迥祯很是兴奋和难忘。两年时间受到三次嘉奖,从优秀士兵到优秀班长,最后因在全省业务比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的成绩被选拔到特勤大队……
2009年,通过全省第一届政法干警考试,从部队退伍后的潘迥祯以优异的成绩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。2011年7月,被分配到杞县公安局泥沟派出所,成为了一名户籍内勤,这一干就是8年,后来因为局里组建大数据中心,电脑娴熟的他便成为了其中一员。
干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,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,从事哪一项工作,他都积极发扬军人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,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,兢兢业业,忠诚履职,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。
我就想为老百姓多做点实事
泥沟乡是杞县较为偏僻的一个乡,因交通不便,工作繁忙,作为内勤的潘迥祯十天半月也难得回一趟家。“说是内勤,因为当时所里人手少,办案抓人、分包辖区我啥活都干。”就这样,时间一长,辖区群众都熟悉了这个“多面手”的内勤民警。
图片
内勤的主要业务是管理户口,由于历史原因,当时泥沟乡遗留问题较多,一到上班时间,户籍室门口就排起了长队,但不管有多少人,他都坚持办完最后一个。“群众大老远跑一趟不容易,咱就是多辛苦一会儿。”这是同事们经常听到迥祯说的一句话。靠着一次次耐心细致的服务,一件件真心为民的小事,潘迥祯逐渐在辖区树起了威信。
圈张村的葛老汉如今提及潘迥祯还很是感激。老葛当年在外地生活时入了一个户口,后来因为重户口被删除,此前老家的户口也被注销。老葛回老家后并不知情,直到自己身患重病需要报销医疗费时才发现没了户口。近20万元的医疗费压得葛家喘不过气,因为没有户口不能报销又使得他们心急如焚。潘迥祯知道他的情况后,及时补充查证相关资料,积极向上级户政部门报批,并两次向市公安局相关部门领导汇报,最终给老葛入上了户口。很是感激的老葛想请迥祯吃顿饭被婉言谢绝,最后执意送来一面锦旗表达谢意。
图片
我的愿望是天下无诈
近年来,网络犯罪呈高发态势,电信诈骗案件时有发生。“每次听到辖区群众遇到电信诈骗,我心里就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,我要尽己所能,为一线同事提供详实的数据,更好地打击犯罪。”来到大数据中心以后,潘迥祯从每一个可疑字符入手,用默默无闻的幕后工作守护一方平安。
“‘2020.4.26’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是我参与的第一个大案,案件打击处理103人,涉及4个省7个地市,这起案件我真是终生难忘。”回想起自己一年前办的这起案件,潘迥祯很是感慨。
为了搜集庞大、冗杂的数据,潘迥祯和同事双眼熬得通红,有时不得不用热毛巾来敷减轻压力。兵发南宁抓捕时,潘迥祯又主动请缨。到南宁后,因水土不服,大家只能以方便面充饥。一天,他和同事翟建元为了摸清一犯罪嫌疑潜址,竟跑了六万多步,晚上到宾馆俩人累得瘫在床上,倒头就进入了梦乡。“当时在南宁抓了6个人,在火车上我们每个人押解一个,8个多小时的车程,我们和犯罪嫌疑都是手铐手,真是不容易。但选择了这个岗位,就意味着选择了付出、选择了奉献,就是再苦再累,我认为也值。”
图片
我的遗憾就是对不住家人
潘迥祯出身农村,哥哥常年在外打工,照顾父母的重担就落在了他的身上。7年前的一天夜里,母亲因突发脑梗一时不会说话,迥祯接到电话正在派出所,当时所里仅有他和所长两个人,一时不能回家的他只得让妻子将母亲送到了医院,第二天才匆匆赶去。好在母亲病情发现得早,后来身体才没留下后遗症。
今年春节前夕,73岁的老父亲急性阑尾炎发作,疼痛难忍,正在外地出差的潘迥祯只得又让妻子将老人送往医院。“说实话,作为儿子,我也想去给他老人家喂口饭、喝口水、递颗药,尽一个儿子应尽的职责,但有时候条件真是不允许。”言语间,迥祯的眼湿润了。
因为热爱,才有选择:因为选择,心中无悔。心系百姓保安宁是潘迥祯的不懈追求,他将用拼搏和奉献诠释责任担当,继续沿着这条路,阔步向前。
上一篇:记者调查——如此匆匆拔掉棚内1.5万余株西瓜苗究竟为什么?
下一篇:河南省对隆庆祥公司总裁网上实名举报反映的问题展开核查